布楞沟村的华丽蝶变:从“悬崖边”到“幸福庄”

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的大山深处,藏着一个名称独特的村庄——布楞沟。“布楞”在东乡语中意为“悬崖边”,这个曾经山大坡陡、沟壑纵横的深度贫困村,如今已蜕变为荣获“全国文明村”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”等9项国家级荣誉的乡村振兴样板。近日,“道中华·丝路行”采访团走入这片焕发新生的土地,探寻其十年蝶变的深层密码。
在布楞沟村史馆,有一面格外醒目的锦旗,锦旗上写着:“吃水不忘总书记,幸福感谢共产党”。村民马麦志抚摸着馆里的新旧对比照片回忆道:“过去驮水要往返6小时山路,现在家家通了自来水。”近年来,投资了2.95亿元的布楞沟山旱地供水工程彻底解决了“千年水困”,配套建设的集中供水点、蓄水池构成了现代供水网络。
在村里,一条6米宽的折红公路穿村而过,将村庄与县城车程从2小时缩短至20分钟,交通改善的同时也给布楞沟带来了产业变革。中石化驻布塄沟村第一书记卢晓阳介绍:“通过中石化帮扶渠道,去年帮乡亲们卖出农产品300多万元。”如今,全村已发展3家规模化养殖场、6座食用菌大棚,建成占地1.5万平方米的乡村振兴培训基地。2023年,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098元,是十年前的近10倍。
卢晓阳介绍,依托村史馆和党史教育基地,布楞沟打造“红色研学+民俗体验”特色旅游,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12万人次。中石化援建的党员培训基地已举办15期培训班,培育1620名乡村振兴骨干。
站在观景台眺望,昔日光秃的梁峁已被云杉、油松覆盖。据东乡县林草局数据显示,通过“工程造林+义务植树”模式,布楞沟累计完成造林6750亩,退耕还林3765亩,植被覆盖率从不足5%提升至60%。生态改善催生“光伏+养殖”新型业态,光伏板下饲养的东乡贡羊年出栏量近万只。“生态分红加上合作社务工,我家年收入超8万元。”养殖大户马大五德说。
从“行路难、吃水难、增收难”到“基础设施完善、产业多元发展、生态持续改善”,布楞沟村的变迁印证:乡村振兴既要塑形,更要铸魂。如今,这个悬崖边的村庄正以“赶考”姿态,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着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交融共进的新篇章。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
热点精选
- 广东“百万英才汇南粤”行动计划已吸纳超1002025-07-25 07:51:38
- 学大教育120.72万股权激励股份将解禁2025-07-25 05:18:04
- 大鹏直呼“下次还来!”《长安的荔枝》在奉贤玩2025-07-25 02:32:57
- 售13.98-16.38万元比亚迪海狮06E2025-07-25 01:26:32
- 夏日山丹马场马儿俊美景色无限好2025-07-25 00:38:27
- 强动力高安全!传祺影豹9.8万起2025-07-25 00:23:45
- 退出风电项目,竞购硫化锂公司,上海洗霸加码固2025-07-24 22:41:25
- 福维克全新一代美善品174;TM7多功能智能2025-07-24 21:21:40
- 越野硬核配置拉满门桥版英力士掷弹兵发布2025-07-24 21:08:53
- MIT重新构想图像生成标记器和解码器无需生成2025-07-24 19:11:35
